退出登录
时间:2020/8/28 9:42:37
来源:海关总署办公厅
点击: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助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海关注入新动能。
上海海关
上海海关认真推动《海关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重点举措》落地落实,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全方位加强区域协同,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协同增强关地合作效能。加强与长三角合作办、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G60科创走廊联席办等地方长三角机构的工作对接,建立常态化信息交流和业务会商机制,提升海关在长三角一体化总体工作中的融合度。结合地方政府及企业需求,探索在拓展保税展示业务范围、联合推进“一网通办”等方面深化关地合作,形成标识度高、企业获得感强的改革举措。
协同推进监管服务能力提升。建立长三角海关保障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物资快速通关机制;为杭州等兄弟海关紧急协调、快速验放多批次防疫和生产物资。着力加强区域内检测业务相互委托和科研合作,上海海关工业品中心、机电中心共完成兄弟海关委托业务36批次,会同南京、宁波等兄弟海关,在儿童用品、食品接触材料、纸张纸浆检测等领域,共同研究制订国家标准。
协同推进税收征管。探索长三角海关属地纳税人协同征管、以企业为单元优化税收担保实施、原产地全链条管理、转口证明和未再加工证明整合等一体化工作机制。税管局(上海)对区域内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统筹组织开展税则税政调研,共搜集270余项建议,提出降低零部件进口暂税等建议32项,其中12项已通过总署报财政部。
协同推进区域风险防控。推动长三角疫情联防联控、出口医疗物资风险防控、减少运输工具重复检查等重点项目。上海海关联合南京海关查发违规出口医用口罩2264万只,案值4000万元。加强区域风险应急处置,7月23日首次下达紧急布控指令,对在合肥申报、上海进口的旧机电产品实施紧急布控。探索“外港-义乌”“浦东机场-苏州工业园区”等海关“结对子”,共同推进口岸目的地协同布控工作。
协同推进外贸统计监测预警。依托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上海),牵头对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情况每月开展监测预警分析,形成专题分析报告,为各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组织开展沪苏浙外贸情况比较研究,探索编发长三角一体化外贸发展指数。
南京海关
南京海关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聚焦通关便利,加强区域合作,探索制度创新,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焦通关便利,构建高效通畅物流体系。积极优化联运中转监管模式,配合上海海关实现水运进口联运中转自动审放。支持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开展海铁联运业务,实现与上海洋山港、芦潮港的无缝对接,推动运输方式“公转铁”顺畅转化。与杭州海关加强疫情期间临时出境邮路监管联动,在进境粮食江海联运方面采取“协同检疫”工作模式,保障14船共58.4万吨粮食进口。支持构建区域物流中心,在苏州工业园区港增设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打通园区与上海港口间的水上运输体系。
协调融合发展,积极开展跨关区合作。积极参与建立属地纳税人协同征管机制,推动长三角原产地管理向进出口并重的全链条管理转变。在风险信息收集、研判、处置以及大数据模型构建等多个领域开展跨关区合作。坚持长三角地区国境口岸区域病媒生物联合监测。疫情期间,以上海口岸现场检疫合格先予放行、南京海关隔离检疫合格即投入生产的方式,共同保障6.6万只种鸡顺利进口,进口量占全国的1/5。
聚焦问题清零,助力稳外贸促增长。积极响应企业诉求,形成了跨区域跨部门协同解决问题工作格局和以点带面推动制度创新工作模式。为破解疫情期间运输难题,推出空陆联程模式,国际航运货物在上海浦东落地后直接送达苏州片区内工厂,全程仅需12小时,平均提速6小时,降低企业成本15-25%。
杭州海关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海关工作研讨会在嘉兴召开
杭州海关根据海关总署《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重点举措》的工作部署要求,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在与长三角各兄弟海关紧密协作基础上,持续强化与地方政府的联系配合,切实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
认真落实《海关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重点举措》牵头任务,在上海、南京、宁波海关的支持下,依托舟山保税燃油仓储开展跨关区供油试点。2020年1-7月,杭州海关跨关区供油88.41万吨。在浙江自贸试验区积极推广保税燃料油混兑业务,1-7月开展不同税号燃料油混兑18.5万吨。推进供油流量数据与视频监控信息共享,完成全国首票“一船多地多供”保税供油业务,为支持浙江自贸区油气全产业链和海事服务基地发展贡献海关力量。
密切长三角海关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协作,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杭甬两关联合签署《杭甬两关推动甬舟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印发《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联合出台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促进外贸稳增长九项措施;与上海海关合作开展“两段准入”业务探索,3月19日完成关区首票“两段准入”监管业务,某公司进口的脱脂乳粉在洋山口岸完成“准许入境”、在嘉兴海关实施“合格入市”监管后顺利放行。杭州、南京海关发挥进境粮食江海联运海关检查协同处理,在优化货物通关时效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人员登轮查验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有力支持了进口粮食加工企业复工复产。在优化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方面,联合上海海关为 “光刻机”等重大科技装备进口开辟“绿色通道”;杭州海关、宁波海关首创跨关区国际中转业务,联合推动智能安全锁应用,目前市场采购货物应用智能安全锁的比例已达到90%以上。
宁波海关
宁波海关秉承“服务大局、改革创新、合作共赢”的精神,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探索推出高效、务实的支持举措,而且积极总结推广合作经验,推陈出新,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持续的动能。
牵头多项重点举措,推进长三角区域海关一体协同机制。积极推动优化联运中转监管、“单一窗口”船舶备案信息共享和优化运输工具检验检疫证书等措施的落地,整合优化担保要求,形成《以企业为单元优化税收担保实施方案》。支持长三角区域内建设衔接顺畅、优势互补的港口联盟和机场群,优化风险研判,对风险防控重点领域按企业、商品、行业或业务类型,实施风险分析研判专业化分工,就重大风险线索进行联合研判。与杭州海关签署《推动甬舟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样板区建设。
促进多式联运发展,助力长三角各运输方式间便捷流通。持续加强安全智能锁的应用,对使用安全智能锁的公路运输出口转关货物全面实施转关自动核销。深化与中欧班列沿线海关的合作,打造“中欧班列”+“海铁联运”的运输新模式,支持过境集装箱双向常态化运输。完善与长三角海关的转关联系配合机制,共同拟定优化监管方案,推进多次转关货物转关手续的简化,实施转关作业无纸化,直接凭转关预录入号信息办理相关手续,上线水水联运中转自动审放和自动核销功能,支持宁波舟山港发挥海港运输优势,2020年上半年共对4.8万票水水联运中转货物实施自动核销。
积极助推市场采购发展,提升长三角特色贸易活力。会同杭州海关积极推进系统对接、信息互换、监管互认,简化物流作业手续,提升市场采购货物通关时效。不断优化执法统一协作机制,签订《杭甬两关执法统一协作机制备忘录》,有力促进两地执法统一和营商环境的改善。简化作业单证,不再收取转关纸质单证、签发纸质关封、签注相关监管薄,实现全流程无纸化管理。
合肥海关
合肥海关紧紧围绕“一体化”发展要求,深化区域协作,强化机制创新,着力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促进稳外贸稳外资发展的同时,积极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畅通供应链大循环。积极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对外开放水平,在长三角海关协作机制下,推动安徽省航运“一核两翼”建设,发展皖北水水联运,形成高效运输链,优化安徽物流结构和集疏运体系。开通芜湖-上海直航线路,解决沿江港口“船舶沿途停靠多,箱量作业不集中”问题,节省企业物流成本。今年以来,芜湖至上海洋山港点对点航线开行进出口航次1005班。支持蚌埠港带动皖北水运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机制,出口集装箱由蚌埠港转关至太仓海关,换乘船舶巴士运至洋山港和外高桥港,今年上半年发送集装箱649标箱,货值7000万元。
强化机制创新。牵头推进长三角海关优化加工贸易监管流程改革任务,取消长三角海关间深加工结转申报表、深加工结转收发货登记环节,推行加工贸易业务全流程电子化申报、无纸化作业,建立加工贸易监管一体化机制。联合长三角5个海关对优化加工贸易监管流程进行绩效评估。推进集团保税监管,为长三角区域内集团企业统一设立账册,允许企业在集团内跨关区存放保税货物,实现保税货物在集团内自由流转。
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支持加大中欧班列运行密度和辐射面,组货面扩大至江浙沪等其他长三角省市,推动班列加挂、集拼、内外贸货物混载混装。建立关键零部件和设备进出口绿色通道,借助长三角一体化机制,联合上海海关,经总署特批,给予安徽重点集成电路企业设备进口、通关便利。发挥合肥新桥机场通航美国、俄罗斯等国际航线优势和长三角海关通关协作便利,优化通关查验流程,疫情期间经一体化在上海等地报关,由合肥机场口岸出运的各类防疫物资3.33亿件,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