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登录
时间:2021/4/26 8:45:35
来源:原创
点击: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随着全国多个省区市“十四五”规划的出炉,未来5年乃至15年的发展新愿景也逐渐呈现。而在各地“十四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中,这些事关物流业发展的关键词多次出现:铁路运输、港口枢纽、航空物流、多式联运、供应链产业链......作为物流人,要特别注意了!
铁路货运一再加码
重庆:共同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建设跨区域平台,统筹设置境内外枢纽和集货分拨节点,打造中欧班列(成渝)号和国际货运中心,开通往返主要港口的“水上穿梭巴士”和铁水联运班列。依托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号等建设,发挥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效应,积极参与构建国际经济走廊和国际多双边合作机制,重点加强与东盟全方位合作。完善欧亚地区运行线路及网络,构建欧洲—重庆—东南亚(日韩)通道网络。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到2025年,中欧班列(成渝)号重庆班列年开行数量力争超过3000班。
天津:“通武廊”地区“小京津冀”改革试验加快实施。公共服务一体化持续推进,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互认互准。“轨道上的京津冀”初具雏形,京滨、京唐、津兴铁路加快建设,城际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山东:完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构建现代化高铁网络,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建设现代化机场群和通用航空网络,提升高速公路通达能力,实现小清河通航。
上海:统筹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建设多网融合、高效便捷的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提升铁路货运能力。推进既有铁路站线资源及周边区域改造利用,增强铁路服务市域公交及城市物流功能。
河南:推进多层次轨道交通建设,打造轨道上的城市群、都市圈。加快城际和绕城快速路建设,推动毗邻城市间直连直通。完善高品质公路网,畅通普通干线公路国道主干线和瓶颈路,畅连高速公路出入口、主要景区等重要节点。建设沿黄高速公路和南北岸沿黄快速通道,科学加密跨黄河桥。加快大型工矿企业、物流园区和主要港口铁路专用线建设,打通铁路货运“最后一公里”。加强邮政设施建设,实施快递“进厂进村出海”工程,提升城乡寄送普惠共享水平。
贵州省:完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依托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通道,着力构建以贵阳—贵安—安顺为核心,遵义与都匀—凯里为两极,六盘水、铜仁、毕节、兴义为物流节点的“一核两极四节点”物流产业空间布局。大力调整物流运输结构,建设一批铁路专用线,铁路货运量占比提高到12%,公路货运量占比下降到85%。完善物流转运设施,推广应用集装箱运输,提高货物换装便捷性兼容性。
冷链发展按下快进键
重庆:加快高端、智能乘用车和商用车开发,拓展冷链物流、旅居等专用产品,建设国家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冷链物流服务系统,完善冷链设施层级和网络布局,延伸冷链物流产业链。支持建设区域性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田头市场仓储保鲜设施,建立健全冷链物流体系。
河南:畅通10大骨干物流通道,推进国家规划的10个物流枢纽、省规划的30个左右区域物流枢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信息平台、联运配送服务网络,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做强冷链、航空、电子商务、快递等特色物流,打造万亿级物流服务全产业链,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强省。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完善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体系。
贵州:推进贵州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中心、清镇现代化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物流新城中央厨房及冷链加工、湄潭城乡冷链物流园、遵义茶业集团冷链物流仓储、钟山冷链物流园、中农批冷链(黔西)生鲜电商农产品物流园、威宁(中国薯城)农特产品冷链物流中心、毕节黔金叶现代物流中心、碧江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黔东南银田农产品物流园、榕江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中心、黔南农产品电商仓配港、黔南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黔西南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冷链物流中心、兴义农副产品果蔬流通冷链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
黑龙江:加快构建冷链物流体系,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大力培育特色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
吉林:发展冷链物流,打造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 地,建设吉林供销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
港口枢纽不断完善
天津:对标世界一流港口,发挥天津港海上门户枢纽作用,以区域港口协同增强发展动力,以智慧化、绿色化引领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天津港在世界航运领域的资源配置能力,推动其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服务“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陆海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现代化的国际航运枢纽。全力提升港口能级,全方位组织集装箱货源,扩大环渤海内支线运量,强化津冀港口间干支联动,构建面向全球、便捷高效的集装箱运输网络。加强与环渤海港口的协同联动,组建环渤海港口联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东北亚世界级港口群。加快完善集疏运体系,推进南疆、大港港区铁路专用线建设,规划建设天津港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全力打造“公转铁+散改集”双示范绿色港口。优化港城空间布局,科学划定港城边界,深化“一港六区”统一运营管理,理顺港口运营管理机制,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推进港口设备自动化、港区管理智能化,建成国际领先的自动化集装箱智慧码头和港口智能管控中心。
重庆:加快构建“一干两支六线”衔接顺畅的高等级航道骨架,健全以长江干线为主通道、重要支流为骨架、重要港口为节点的航运网络。提升长江黄金水道能级,推动实施三峡水运新通道工程,加快长江干线朝天门至涪陵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建设高等级航道网和旅游航道。强化港口分工协作和集约发展,加快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港口集群,构建以港口为中心的“铁公水”多式联运体系,完善以港口、沿江物流园区和产业开发区为节点的集疏运体系,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运输问题。推动智慧航道、智慧港口建设。到2025年,改善千吨级航道500公里,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1200公里,5000吨级单船可常年满载通达寸滩港,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2.4亿吨。
山东: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深化全省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统一规划、突出特色、高效开发,建设以青岛港为中心的国际航运枢纽。健全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内陆“无水港”,推进海港、河港、陆港、空港联动,构建连内接外、通畅高效的陆海运输网络。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涉海高端服务业,加快从装卸港向枢纽港、贸易港和金融港升级。
上海:增强海港的区域联动和辐射能力。引领区域港航协同发展,坚持以上海为中心、苏浙为两翼、长江流域为腹地的发展格局,强化上海港核心和引领地位。支持市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强化长三角港航合作,与浙江联合实施小洋山北侧综合开发,与江苏共同推进沿江、沿海多模式合作,研究完善上海深水港布局。保持集装箱吞吐量全球领先地位,研究推动罗泾等港区转型升级,加强与长江沿线、长三角地区港口的联运合作,到2025年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4700万标准箱。
航空物流提速扩容
天津:建设区域航空枢纽和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实施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实现“三航站楼、两跑道”运行,提升机场综合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京滨城际、轨道M2、Z2线进入机场,强化机场与双城及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多通道快捷联系,提升机场辐射带动能力。推动优化京津冀机场群分工,完善空域资源配置。高标准建设航空物流园,建成大通关基地,打造北方航空货运中心,支持东丽区打造都市临空经济中心。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新建中国通航天津滨海机场、蓟州通用机场。到2025年,天津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40万吨。
上海:增强转口贸易枢纽功能,促进洋山港、外高桥“两港”功能和航线布局优化,进一步简化进出境备案手续,提高货物流转的通畅度和自由度。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建设国际中转集拼服务中心,加快浦东机场航空超级货站建设。
重庆:空中,强化国际航空枢纽功能,推广应用第五航权,开发商务航线和直达航线,建设航空货运基地,畅通全球主要地区的航空物流大通道。加快完善民用机场体系,建成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开工建设重庆新机场,研究新增支线机场布局,积极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形成以民用枢纽机场为主骨架、支线机场为节点、各类通用机场为补充的机场网络。优化国际客货运航线,提升机场辐射周边和链接国际的能力。到2025年,机场旅客吞吐能力达到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到120万吨。
河南:完善郑州航空、铁路枢纽口岸功能,争取洛阳航空口岸对外国籍飞机开放,支持南阳、信阳申建航空口岸,支持周口等港口申建水运口岸,拓展进口指定口岸和监管场地业务。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全链条覆盖,推广口岸“一站式阳光价格”,加强郑州航空口岸“7×24”小时通关保障,完善口岸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湖南: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高效便捷的现代化航空网,形成以长沙为中心的四小时国际航空经济圈。
贵州:发挥好贵阳龙洞堡机场口岸作用,推动遵义新舟机场航空口岸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加快铜仁凤凰机场临时航空口岸建设,推动铜仁凤凰机场正式开放。
多式联运无缝衔接
天津:打通连接西部、北部腹地的铁路动脉,积极发展以海铁联运为核心的多式联运,构建贯通“三北”、联通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腹地运输网络。
上海:建设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完善港航服务功能,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提升多式联运服务比重,促进航运服务业提质增效,优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港航创新创业环境,提升港航业智能化和低碳化发展水平。
重庆:做大做强西部陆海新通道,统筹推进“一主两辅多节点”枢纽体系和境内外分拨集散中心建设,强化多式联运衔接,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加强与沿海、沿边、沿江节点联动和国际合作,持续降低综合运价水平,提升物流服务效能,更好发挥连接西部地区和东盟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西向,推动中欧班列(成渝)号高质量发展,积极对接国际多式联运规则。
河南: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行动。充分发挥大市场、大枢纽、大通道优势,加快构建以航空和高铁为引领的现代交通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统筹推进现代物流、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升级,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建设,健全商品和要素自主有序流通的体制机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和供应链平台,塑造流通经济新优势。
贵州:推进贵州(昌明)国际陆港联通川贵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集装箱铁水联运、遵义黔北物流新城渝黔联动公铁水集装箱多式联运等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推动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二期)、贵州东部陆港、黔东南陆港列为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跨境贸易力度空前
河北:我们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物流链、价值链,统筹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天津:建设全球商品贸易港,打造集展览展示、采购交易、商贸服务、消费零售等于一体的北方最大全球商品贸易基地。建设服务贸易集聚区,推动特色领域服务出口,高水平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和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推进中国(天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上海:以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为重点,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数字贸易,聚焦云服务、数字内容、数字服务、跨境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做强要素流动、数字监管、总部集聚功能。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新型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探索建立服务于跨境贸易的大型云基础设施。健全数字知识产权服务功能,完善跨境支付结算功能。
河南:促进“网上丝绸之路”创新突破,深入推进郑州、洛阳、南阳等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建设,探索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规则与标准体系,拓展“跨境电子商务+空港+陆港+邮政”运营模式,推动布局双向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和海外仓,打造国际性跨境电子商务与多元化贸易中心。
湖南:统筹推进综保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保税物流中心等协同发展,做大做强各类国际经贸合作交流平台。加快拓展以货运航线、中欧班列、江海航线、铁海联运为重点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重庆:创新推进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探索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政策,试行有利于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外汇管理政策。探索开展国际贸易货物便捷流转试点。探索开展“单一窗口”国内国际合作,加强与上海、深圳、新疆、广西等口岸合作,加快智慧口岸建设,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吉林:推动跨境电商扩量提质。加快长春、吉林、珲春国家跨境电 商综合试验区联动发展,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深入推进 “互联网+外贸”新 模式,开展跨境电商主体培育、平台招引、园区打造、物流畅通、制造业赋能、进口倍增等行动,培育一批 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线下产业园区、创新创业基地,加快快递出海,推动全省跨境电商向 “买全球、卖全球”目标迈进。
快递进村持续推进
河南:激发农村消费潜力,扩大电子商务、快递、品牌商超农村覆盖面,引导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向农村延伸。
黑龙江:建立健全城乡配送网络,支持电商、快递进村,促进城乡双向流通。强化金融支持,提供更多直达各流通环节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加快建立储备充足、反应迅速、抗冲击能力强的应急物流体系,有效保障经济循环畅通。
吉林:推进 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完善县乡村三级邮政快递物 流体系,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建立应急物流保障机 制,加强应急物流能力储备。
重庆:依托产销集中区、生活消费集聚区、中转分拨节点,建设若干个资源共享、干线运输与城乡配送有效衔接的分拨中心和公共配送中心,建设500个城市末端取送点、农村乡镇和村级电商快递物流服务站。
供应链产业链全面提升
天津:发挥京津冀原始创新、自主创新、源头创新优势,加快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推动三地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协调联动发展。
上海: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积极推进低效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推行清洁生产和钢铁、化工、石化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优先将节能环保产业做大做强,开展汽车制造、芯片制造、生物医药、电商物流等行业绿色供应链示范试点。
重庆:加快补链、延链、强链步伐,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在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重要作用。全面推进“链长制”,分链条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加快建设汽摩、电子、材料等产业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改善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
河北:持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5个方面。
河南:完善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分行业精准施策,强化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完善跨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和采购分销网络,推动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建设一批全国性现代制造和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强化在稳定全国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地位。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示范,鼓励生产制造、批发零售、物流配送、生活服务、农业产业化等龙头企业整合供应链资源,积极发展应收账款、存货、预付款融资和保险、保理等供应链金融服务,培育形成20个左右全国供应链领先企业和2—3个现代供应链体系全国领先城市。
湖南: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坚持不懈锻长板补短板,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实施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工程,聚焦先进制造业,着眼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分行业做好产业链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大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推动产业链与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提升主导产业本地配套率,提高供应链协同共享能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不断提升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和基础工业软件供给能力。
黑龙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聚焦新发展格局,统筹谋划三次产业链条协同高效运转,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聚焦关键产品和服务补短板、锻长板,建立产业链供应链清单图谱,强化高端零部件、中间产品和基础原材料稳定供应,确保核心生产系统平稳运行。聚焦涉农产业链和医药、婴幼儿配方奶粉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产业链,兜住民生产业安全底线。积极拓展与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广度深度,立足省内拉长育壮产业链供应链,增强主导产品本地配套能力,为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龙江贡献。
......
回眸“十三五”,硕果累累;展望“十四五”,信心满满。这个“十四五”,物流的发展将更上一层楼,带来更多惊喜。
来源:物流时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