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发展试验区“鹰潭方案”定了

时间:2021/8/25 8:56:01

来源:原创

点击:

近日,《鹰潭市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已经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这一国家级试验区缘何“花落”江西鹰潭,我省将如何推动鹰潭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记者获悉,鹰潭市承担了20余项国家、省级试点,还是全国第一个全面探索和实施城乡综合电子服务、率先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全域一体化的设区市,拥有良好的发展改革基础,至2025年底,我省将推动该发展试验区为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提供“鹰潭模式”。


试验目标


到2022年底,鹰潭市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全域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成为江西省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至2025年底,总结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经验,精准补短板、强弱项,系统构建试验区改革成果体系,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缩小,为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鹰潭模式”。


鹰潭市


行政区划面积3556.7平方公里。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982.66亿元,年末常住人口115.44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4.41%。

“十三五”以来,承担了20余项国家、省级试点,是全国第一个全面探索和实施城乡综合电子服务、率先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全域一体化的设区市。是国家智慧城市、5G试点城市,荣获全球智慧城市数字化转型奖和全球智慧城市中国区产业数字化转型奖,是全国唯一获两项殊荣的城市。

2017年以来,全市物联网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0%,2019年成功获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目前,全市城乡一体的交通路网、市政管网、物流高效配送网等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实现了农村公路100%“两通”目标,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100%、95%。

余江区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一改促六化”工作经验走在全国前列。

贵溪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列为国家试点,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覆盖并全部对外免费开放。

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的“线上+线下”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


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围绕激发农村土地要素活力、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通过夯实入市基础、健全入市管理制度,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体系。积极探索就地入市和异地调整入市模式,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收益分配、收储、交易、异地调整入市和监管等办法,形成较为完备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制度体系,全面打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通道。

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智慧化服务平台。依托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整合涉农要素市场,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的“线上+线下”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依托鹰潭“城市大脑”,探索全领域数据归集、全要素网上融通、全链条动态管理的智能化金融服务模式,建设城乡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建设“物联大脑”,实施“掌上政府”延伸工程,全面建成“感知鹰潭”


围绕推进城市功能全域延伸,坚持智慧化、市场化方向,统筹推进交通路网、市政公用设施、城乡高效配送网络等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和管护。

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全域一体规划机制。建立市级主导的统筹规划机制,按照全域规划、一体布局要求,系统推进交通路网、市政公用设施、城乡物流、信息化等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设计,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及城乡一体的供水管网、供气管网、污水处理管网、物流高效配送网络等市政公用设施网络体系。

建立健全城乡基础设施全域一体建设机制。依托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建立国省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融合发展及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机制,分类构建各级公路等级提档升级机制,健全统一建设、监管及考核机制,重点实施城乡路网优化工程和农村客运场站提升工程,打造中心城区30分钟交通圈。以国家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建立“统仓配送”快递物流服务机制、“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城乡高效配送机制和全过程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机制,形成以“创新券”为桥梁的电商物流协同发展机制。依托鹰潭国家“03专项”试点,建设“物联大脑”,实施“掌上政府”延伸工程,全面建成“感知鹰潭”,统筹集约部署交通、市政、路灯、水表、消防等物联网感知设施,加快部署5G基站、智慧科创城大数据中心、智慧安全云等新基建。


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加快发展家庭农场


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以建立农民就业服务机制为保障,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健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会”制度,稳妥推进村委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分离、财务分立”,探索开展财政涉农资金形成的农村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机制。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探索建立“强村带弱村”抱团发展等多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机制。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市试点,加快发展家庭农场。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实施高素质农民教育与培训工程,培育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收。

建立农民就业服务保障机制。搭建农民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完善治欠保支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围绕“2+3”产业体系,打造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平台,实现农民工就业无缝对接。


构建“特色小镇+农业园区+美丽乡村”的多层次空间布局


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布局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构建“特色小镇+农业园区+美丽乡村”的多层次空间布局,形成“一核引领,三区联动,多点支撑”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先行区空间布局体系。建立先行区协同发展机制。

探索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探索城中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探索城中村集体建设用地分期分类开发模式。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闲置的城中村改造产业用地建设租赁住房,探索城中村改造和租赁业务挂钩模式。试点推动城中村“撤村改制”,建立城中村集体经济公司化管理制度,探索城中村改制公司发展模式。支持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城市增值空间大、增收潜力好的重点项目建设,实现集体资产增值扩张。


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先行区空间布局体系


一核引领:

以智联小镇为核心区

三区联动:

依托中童眼镜小镇、锦江精密元件小镇打造以工促农发展示范区

依托上清古镇、周塘小镇打造以文促旅发展示范区

依托现代农业科技园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区

多点支撑:

布局灵溪小镇等多个美丽乡村旅游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