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午,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情况进行通报。
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万亿元,新开通高铁2776公里,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7000公里,新增和改善航道1000公里,运输航空机场达到259座,全国建制村全部通邮。
初步统计,完成营业性货运量547.5亿吨,同比增长8.1%,比2019年增长16.9%;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12.5亿人次,同比增长30.9%,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0.8%。国产首艘大型邮轮投入运行,C919大飞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行。CR450动车组深化研制。新能源车在城市公交车的比重达到了77.6%,长江经济带船舶岸电使用量同比增长66%。
试点先行:
截至2023年年底,已开展424项交通强国试点工作,涉及77个单位,有44项正在开展评估验收,部分项目已经完成。
如山东省“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建成了全球首个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中车集团“绿色智能交通装备研制及应用”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世界首列时速350公里的高速货运动车组下线。
交通运输在“大”的基础上向“强”又迈进一大步,在“有”的基础上向“好”又迈进一大步。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更强。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5年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8万亿元。交通运输服务更好。2023年,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12.5亿人次,同比增长30.9%,比2019年增长0.8%。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行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绿色低碳转型迈出坚实步伐,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深化,有力支撑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力服务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财经委第四次会议部署,交通运输部将组织开展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推进结构性降本提质增效。着力提升铁路、水运综合服务能力,发挥公路“门到门”运输基础性作用和航空运输高效快捷优势,推进交通物流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各环节高效衔接,推进系统性降本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加快补齐城乡末端服务短板。加快建设全国统一交通物流大市场,推进制度性降本提质增效。加快发展智慧物流和绿色物流,推进技术性降本提质增效。加强要素资源保障,推进综合性降本提质增效。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推进综合性降本提质增效。指导企业加强管理提升效率,推进经营性降本提质增效。发展专业物流,推动快递“进企业”“进行业”。一是深入推进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实施农村公路助力乡村振兴五大工程,加快构建完善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网络,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二是加快构建符合国情的农村公路治理体系。全力推进《农村公路条例》立法工作。全面落实“路长制”。三是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农村客货邮运行机制、基础设施、运输线路、运营信息等融合发展,建立集约高效的农村运输服务体系。全力保障粮食、农机农资、农副产品的运输安全。四是更好服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大力发展路衍经济,加快推进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当前,地铁和铁路在车辆制式、供电方式、信号制式和运输组织等方面标准各不相同,在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标准“软联通”方面还存在一些卡点和堵点。国家铁路局将指导地方政府进一步优化区域内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布局,谋划下一阶段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推动构建高度融合的设施网络;研究制定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技术规范,制修订一批急需的装备技术、工程建设和运输服务标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完善综合协同管理机制,指导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国家铁路局准备在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地区进行试点,大力推动轨道交通的设施互联、票制互通、安检互信、信息共享。中国民航局支持地方设立20个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推动企业在江西、广东、陕西、四川等地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根据一些研究单位的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下一步,将进一步盘活低空空域资源,推动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建设,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或者试验基地为基础,推动打造若干低空经济发展的示范区,助力低空经济蓬勃发展。一是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配送体系。加强县级分拨中心、乡镇网点和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二是提高快递投递进村到户的能力。整合多方资源提高末端服务水平,推动上下游要素资源更多投向农村地区。四是提高服务农产品销售上行的能力。积极发展冷链寄递物流,为农产品销售上行提供专业化的寄递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