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物流赛道会不会杀出“黑马”?

时间:2021/2/5 10:29:16

来源:原创

点击:

当行业变革进入深水区,创新者需要反求诸己、内力探索,资本要把有限的子弹打向靶心。这是一个更需要定力的时代。2021,物流业的下一个创新会是什么?

近日,在运联主办的第八届“运联年会:2021趋势与预测”大会上,顺丰快运高级合伙人、顺心捷达总经理吴雨轩,蚁链物流联合创始人孟豹,聚盟共建副总裁杨化高,中融泰隆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王志达,钟鼎资本执行董事何川,同创伟业副总裁张昕以及招商局创投副总裁钟晨开启了一场关于“创新者”和“陪跑者”之间的对话。本场对话由运联智库品牌总监许海天主持。

以下为现场对话实录:

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艰难

但也见证了不平凡

主持人:台上的阵容很明确,四家物流企业、三家资本。先请四家物流企业的代表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以及大家的创新点。

许海天 运联智库品牌总监

吴雨轩:我是顺心捷达的吴雨轩。顺心捷达是顺丰快运旗下控股的一个加盟制平台公司,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顺心捷达和顺丰之间的关系,我觉得是传承了服务的基因,但是改变了组织形态和分配模式,所以更多的是一种战略补位和用一种全链条构建整个快运的体系。

孟豹:大家好,我叫孟豹,来自上海蚁链物流有限公司。蚁链是一家新成立不久的公司,截止到2020年12月份,线上业务量已经稳定于5000吨。蚁链是一个物流交互平台,主要是帮助区域公司、专线公司、三方公司通过系统的互联、网络的互通以及第三方服务保障,为他们进行短期和长期的赋能。

杨化高:大家好,我是聚盟的杨化高。聚盟是一家致力于打造专业大票零担平台的网络运营服务商,截止到前几天的数据,全国已完成了102个物流园区的布局。我们在短短的将近三年时间内,获得了前后共五轮的融资。

王志达:大家好,我是中融泰隆的王志达。目前中融泰隆是我们专线零担行业B2B的企业服务品牌,或者叫产业互联网平台。我们希望打造的是能够为制造业、商贸业的客户提供一个一键发货、一票到底的全货物生命周期的物流运营服务平台,提供全物流场景的信息化服务,最终通过数字化、规模化、集约化、产品化,走向智能化和生态化,为我们行业降本增效。

主持人:我们还有三位来自资本方的朋友,请你们来介绍一下自己,以及这几年在物流行业中投过的案例。

何川 钟鼎资本执行董事

何川:大家好,我是来自钟鼎资本的何川,钟鼎在物流行业布局比较多。我是2015年加入钟鼎的,投资差不多投了20多家。大概说一说分类。大家比较熟悉的有互联网+物流、整车运输、多式联运、合同物流、物流自动化、智能化分拣设备等领域,这些企业目前发展得都很好。

还有就是给物流公司做服务的企业,给快递行业做一站式耗材采购的;另外就是一些细分品类,比如医疗行业,给生物医药公司做冷链运输的,给医院做物流的;此外像危化品这一块儿,我们也做了一些布局。

张昕:同创伟业是一个综合性基金,所有领域都有覆盖。我们投过做WMS的,做车联网的,云仓网络的平台,然后还有两个跨境物流公司。总的来看,要么是平台型的机会,要么就是创新的模式和足够大的服务。

张昕 同创伟业副总裁

钟晨:招商局创投是招商局集团旗下的一个CVC,我们会围绕自己的产业来做。招商局底下的中外运、中央港口、中央公路,其实都是偏基础设施层面的。围绕中外运两个业务,一个是货代,一个是合同物流公司,我们也布局了一些线上化的企业,也投了OTMS。

运力这一块,我们布局相对少一些,基于早期的专线整合,也是中交底下的一部分。今年我们也做了冷链相关的案子,近期的关注点可能会在跨境这一块。所以我们整体上是在订单分发、运力、网络这些层面做了一些布局。

钟晨 招商局创投副总裁

主持人:下面向四位物流企业家提一问:经过充满了波折和挑战的2020年,大家觉得哪个词最能准确地概括自己企业的2020年?请大家写下来。

我看吴总写的是“融通”“聚变”,孟总写的是“共建”,王总写的是“感谢”,杨总写的是“不平凡”。首先问王总,为什么是“感谢”呢?

王志达:2020年对于我们来说,特别是对于平台上的这些成员单位来说是很不容易的一年。疫情期间我们当时正在家过年,很多会员单位就主动承担了武汉城市的配送。非常感谢这些成员单位、这些物流人为我们经济、社会的大流通作出的贡献,物流人这种奉献和踏实肯干的情怀、精神面貌值得我们敬佩。

王志达 中融泰隆联合创始人、副总裁

主持人:吴总这边写了两个词,您来解释一下。

吴雨轩:融通和聚变。其实顺心捷达和顺丰快运走的就是组合路线,今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很多融通方面的工作,一个是资源配置和重组,另一个是组织形态方面。在我看来,未来的竞争除了模式和商业逻辑之外,更多的还是运营和成本方面的竞争;成本怎么降下来,更多的是靠资源重组。融通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聚变说的就是,融通之后必然会带来一些聚合力量的变化。

吴雨轩 顺丰快运高级合伙人、顺心捷达总经理

孟豹:我写的是“共建”。2020年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年,当然2021年我感觉可能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一方面是疫情的影响,另外一个方面,随着部分巨头的上市,竞争加剧。刚刚吴总讲的顺心捷达也还在全力以赴地想着去突围,那么更多的区域公司、专线公司、小的三方公司其实就不用讲了,活得更艰难。

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我们这种中小型物流公司抱团取暖、资源互补,来共建一个平台或者一个模式,先让自己活下去,活得更好一点。如果不走这步棋,不去共建,不去抱团取暖,也不去资源互补,那么接下来的日子会过得非常地艰难。

所以对于2020年我感触最多的就是,大多数中小公司的老板,他们的观念发生了改变,渴望走出去,去抱团取暖,渴望跟别的公司进行资源的互补。

孟豹 蚁链物流联合创始人

杨化高:我写的是“不平凡”。用“不平凡”去形容2020年的聚盟是最恰当不过的。第一,从实际的落地经营层面来讲,环比2019年聚盟实现了40%多的增幅。同时,我们也有很多的成员企业做了一些区域并购、同线整合的事情,实现了从单点到某一个省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0%-70%的水平。

第二,我们某些成员企业凭借自身的创新性经营思维,借助平台能把点发全国的产品做到了极致,实现从一个单点城市到其它全省所有地级市全覆盖。

从落地经营这个层面来讲,充满不确定性的2020年里依然能做到这么一个水平,我觉得这是我们的“不平凡”。

另外,从资本的角度来看,2020年我们在9月份以及12月份获得了B+轮累计超过1个亿美金的融资。这对于聚盟而言,也是很不平凡的。当然我也相信2021年我们会更加不平凡。

杨化高 聚盟共建副总裁

“微创新”的企业很多

但“颠覆性创新”的企业却很稀缺

主持人:创新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微创新,还有一种是颠覆性的创新。台上4家企业怎么看待自己企业的创新?自己最大的创新点是什么?你们觉得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

吴雨轩: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我觉得顺心捷达是在加盟制里面改变了分配逻辑的管理方式,首创星级管理,通过系统、服务能力、精准的数据来识别加盟商的属性,做到更加公平公正和更加公开的管理。

顺心捷达和顺丰快运目前的组合形态就是一个运营大底盘;然后前端是两张网络,一张是直营网络,一张是加盟网络,解决了客户一站式的问题。如果客户想选择更高端的,那么就选择顺丰快运;如果想选择性价比好的,可以选择顺心捷达。

孟豹:刚提到的两种创新模式,蚁链可能都具备一点。因为微创新是基于自己的能力,蚁链成立正是因为有27个区域公司的底盘,放在整个省内有一张小网,所以才想着在省外这种资源的互补。

另外,蚁链也是一种颠覆性的创新模式。我们面对的客户不是直客,我们更想服务于现在的区域物流公司、专线公司以及三方,尤其是专线那部分活得比较艰难的、发单边的、需要前端给货以及末端提供服务保障的公司,所以我们打造了一个“前端开放、末端唯一”的一个物流交互平台。

主持人:杨总是我们“青云学院”的学员,而且已经上过两次课,分别是“战略解码”和“破局创新”主题。所以您怎么看待聚盟的创新?

杨化高:首先感谢运联,其实我已经上了三节课,这些课程对我以及我们团队来说帮助很大。如果企业的伙伴们需要通过这样系统性的组织力量提升,大家可以关注“青云学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载体。

不管是站在产业互联网的角度,还是站在整合窗口期的角度,我肯定选择后者——“颠覆性创新”。对于当下的聚盟而言,不允许我们小步慢跑,我们必须要大步快跑。大步快跑要务实,从实际落地举措来讲,我们更多地站在产品层面。

我们做这款产品的时候,可能在华东、华南、京津冀或者一些物流、生产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区域适合;但是从整个大票零担的布局来讲,必须要实现31个省市的全面覆盖,必须要去做因城而异,在匹配到大票零担网络这件事上面做一个产品差异化的创新。

王志达:准确来讲,中融泰隆应该是颠覆式创新为主,微创新为辅的模式,是科技和物流的完美结合。运营模式上,我们率先开发了物流自主运营,点、线的融合,包括在一些物联网技术上的应用。技术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创新,但是整合平台会把现有的尖端科技准确地应用到物流场景上,实现降本增效。

主持人:想问问资本的朋友,在看物流行业创新的时候,你们更关注哪一种创新?

钟晨:我觉得在物流行业里很难有真正的颠覆式创新。我觉得创新可能分几种,一种是新的市场需求,基本上都是从商流变化来的;另外两种都是在供给端,技术和资本。

技术,就是把原来的优化曲线做长,把原来没有规模效应的东西可以用规模效应的方式去做;资本的话,我觉得在静态的技术壁垒不高的行业里,资本的反射性是比较强的。比如存量整合,我们可以用资本迅速让它达到一个规模效应的门槛,后面整合就会更加容易。

本质上,物流就是一个拼货游戏。最近看到的这些物流模式的创新,大都是一些“微创新”,都是在组织上把利益分配得更合理,把线路的信息做得更对称。

张昕:我觉得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资本就很热了,只是它现在的流向还是有所偏好。其实跟二级市场也是一样的,大部分资金去“白马股”那边抱团了。一级市场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第一是向头部项目集中,第二是向颠覆性的创新,或者是技术应用上非常极端的,或者是组织模式非常极端的项目集中。

从一个企业内生增长来看,肯定是需要不断地微创新。因为这是一个比较理性的选择,进化是渐进的,突变则可能会带来灭绝,创新也有可能会带来一个创造性的毁灭。所以,对做企业本身来讲,肯定是以微创新为基础,不断地积累微创新,然后从一个长的时间尺度来看,你就会发现无数的微创新组成了一个颠覆式的创新。

但是从我们做资本的角度来说,我们是会捕捉到临界点,也就是生物学上的“寒武纪大爆炸”这个点,我们要在这个点爆炸之前准确地找到它,不早也不晚。

何川:我觉得微创新无处不在,但颠覆性创新要有出发点。比如科技上的突破,包括像满帮、货拉拉,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当年那拨做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起来的。现在很多颠覆式创新企业已经很少了,所以科技很重要。

另外,我们还会投一些因为行业政策上的拐点,发生颠覆式创新的公司;还有就是由于商流的变化,引发了需求的一些巨大变动,这也会产生一些颠覆式的创新。

主持人:我们回看一下四家物流企业,大家从战略层面来说一下,2021年都有哪些新的创新目标?

吴雨轩:2021年,用16个字、4个词来形容就是“运营先行、多元发展、重构分配、服务升级”。

王志达:2021年我们规划了几个主要方向:一个是继续加大在技术进化方面的投入;另外一个就是在服务产品上,打造部分细分行业服务体系;最后是继续延伸我们的服务链条,更多地在仓储端、货主端发力,未来更多地可能会延伸到制造业供应链的前端去。

杨化高:2021年对聚盟而言,总结为八个字,“大步快跑”和“埋头干活”。我们会持续加大整个物流上下游全产业链,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平台优势、网络化优势持续加大资源的获取;其次,我们会更多聚焦在“埋头干活”的层面,把平台集约规模的功能和优势能真正意义上赋能到每一个成员企业。

孟豹:2021年,我们会坚定不移地重点聚焦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深耕省内,把整个省内的壁垒、基础建设做得更扎实一点;另外一个重点在科技方面做大量的投入。

动荡不安的物流格局之下

还会有“黑马”杀出吗?

主持人:请现场的各位来谈一下,2021年您所在的细分领域当中格局会有哪些变化?或者说,是否会杀出一些“黑马”来?资本方都看好哪些领域?

何川:我比较看好一方面是跨境。我们其实很早之前就投了最大的跨境物流公司,去年也刚刚做完南航物流的混改项目。另外,也会关注一些垂直领域,像医药行业、危化品行业以及物流科技领域,这些领域我觉得也会出来一些公司。

孟豹:我认为头部企业会不断地加速上市,上市之后对中小物流公司包括平台可能会带来的压迫感和压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我认为2021年压力会进一步加持。但同时,所有的中小物流公司也会不断觉醒。当然要找活下去的路,无非就是几个方面,要么背靠大树,要么抱团取暖;所以我认为,在2021年类似蚁链、聚盟、中融泰隆这样的平台还会出现更多。

吴雨轩:我觉得2021年整合会加剧;被平台化的趋势会加剧;边界会扩展。

王志达:我觉得未来三五年特别是今年,可能是非常关键的一年。2021年也一定会有更多的玩家,包括更多的资本进来。

另外,我们认为可能会有更多的跨赛道的整合,跨环节的整合。因为最终可能好的头部企业都是做生态的,无论是产业链纵向的整合还是横向的整合,会有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

最后,未来两三年里行业人才的竞争、团队的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一些。

杨化高:我觉得聚盟作为一个成长型企业,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力争自己能成为一匹行业里面的“黑马”,或者成为“黑马”当中的“竞马”。我觉得这是我们当前应该做的。

张昕:我们今年还是会重点关注跨境物流的赛道,因为海外的疫情感觉还会持续很久;同时,也会比较关注一批前沿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具体应用。

钟晨:其实在这个阶段大家都有一个共识,跨境是个红利品类,它其实是供应链势能差的一种。我觉得中国和其它国家的供应链的势能差,被电商和疫情放大,其实反过来我觉得中国在国内这一段供应链势能差也是有待释放的。不管是直接的产品过剩,还是产能过剩,其实在渠道上面来说会有很多的新东西出来。比如说更前置的渠道或者做尾货的渠道,以非常高的渠道效率来换取高速的增长速度和周转率。所以,商流和供应链的东西我们都会关注,也会关注它所带来一些新的物流上面的机会。

主持人:2021可能依然会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企业看透自己、看透市场需求可能就会找到一条未来的发展之路。刚才资本的几位朋友在谈到自己未来看什么的时候,也不约而同地都提到了跨境、物流科技等方面,那么2021究竟会怎样,让我们拭目以待!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