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登录
时间:2021/10/21 9:12:16
来源:原创
点击:
近几年来,支持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集中出台,国务院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在信用评价标准规范和程序方面,相关行业协会进行的企业信用评价在《物流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中公布了需要对参评企业征集的信用信息条目,评定过程较为模糊,未经市场检验,评定结果在说服力方面缺乏明确的定量依据。为加快推进运输物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人民银行、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等20部门近日联合签署了《关于对运输物流行业严重违法失信市场主体及其有关人员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并印发。为进一步增强运输物流行业信用建设成效,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调节局指导下,出台《运输物流业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整理形成首批运输物流领域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涉及270家运输物流行业相关企业,并在“信用中国”网站上予以公布。
物流业信用时代已然到来。物流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业实现规范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是企业和从业者享受守信红利的先决条件。而在构建运输物流业信用共同体的进程中,仍需要政府、企业以及每个物流业从业者共同努力。
目前,物流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尚缺乏统一系统的平台,物流业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重视以下方面。
(一)加强制度建设
我国物流业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行业信用管理制度和标准。信用管理需要行业信用基准性评价指标体系、统一的评价方法、有效的数据源、科学的数据采集方法、良好的信息记录档案、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及信息监督制度。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需要重视每一个环节,需要相关制度规范的出台。
(二)重视宣传教育
信用体系的建设需要行业从业者以及相关服务消费者以及社会其他人员共同的努力,重视信用体系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途径使社会形成信用共识,将有助于推动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宣传教育有利于社会氛围的形成,有助于推动相关人员的自律管理。
(三)司机工会及行业协会的推进
从2019年起,全国总工会下发《推进货车司机等群体入会工作方案》,并于2019年,3月中旬至8月中旬启动试点,确定河北、浙江、安徽、广东、广西以及上海宝山、江苏南京、河南郑州、陕西西安、贵州贵阳等5省(区)、5市(区)作为开展货车司机入会集中行动试点单位。
试点工作重点从5方面推进:
1、包括推动物流园区和龙头企业建会,带动其他货运企业建会和货车司机入会
2、积极稳妥推进道路货运行业工会建设,扩大对中小微货运企业和货车司机的有效覆盖
3、推进以挂靠方式运营的企业工会建设,引导其积极吸纳货车司机入会;依托乡镇 (街道)、村 (社区)工会等,组织灵活就业的货车司机入会
4、推行“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借助货运网络平台等宣传动员货车司机入会。各地工会和各全国产业工会还将同步推进其他重点群体入会,切实摸清其工作生活特点和入会现状,明确工作目标,制订实施方案,有力有序推进入会工作。
(四)完善行业档案数据库
行业档案数据库的建设是物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物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完整的信用记录,充分整合运输、公安、商务、工商、海关、质检、税务等相关部门的数据信息,同时对于各大物流平台和物流企业的信息进行收集,健全信用信息的记录。物流业连接企业和企业,企业和居民,建立物流从业企业和从业者的信用档案,可以有效助力行业管理。
(五)持续动态监测
通过对数据库的分析,建立信用风险监测指标,对物流平台、物流企业和物流从业人员的信用风险进行动态监测。同时开放需方的评价系统,促进信息共享,更好的实现监督机制。及时完善更新黑名单,促进市场自律。
(六)建立奖惩机制
在信用记录和风险监测的基础上,构建奖惩机制。对于信用状况较好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失信企业给予市场准入以及金融方面的惩戒措施,利用平台和行业网站进行透明化的公示,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
传统物流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市场主体“小、散、乱”现象突出,违法、违规、违约行为频现,导致社会对物流业诚信认可度总体偏低。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赋能行业转型升级,但也伴生了一系列新的不合规运营问题。在新旧模式并存,业态重塑的关键时期,加之物流业本身市场化程度较高,给监管带来很大的难度与挑战。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部门陆续发布了物流业“黑名单管理办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等政策文件,不断推动物流业信用体系建设。
物流信用体系的建设将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环境,而监管难以触及的环节,信用体系将发挥巨大作用。
新兴平台型企业成为物流信用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平台型物流企业本身作为市场信用主体,依法诚信经营,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信用评价。同时,作为物流业供需双方或多方满足彼此需求的连接点,这类企业拥有海量用户,可以深度触达行业最基层从业人员。这些社会成员中个体经营占大多数,信用记录缺失严重,成为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灾区”。
在物流运输领域,我国拥有3000万左右卡车司机,网络货运平台在改变传统公路物流模式的同时,针对这些个体及小B用户建立信用评价系统,对用户进行分层,并且与可提供的服务等级关联。通过建立具有特定行业属性的信用档案,将特定人群与全社会信用体系连接,切实解决基层行业从业者“第二张”身份证问题,成为打造物流业信用闭环的中坚力量。
由于传统物流行业的货主与司机之间存在大量的中间环节,使得诚信运输管理被解构至多个小而散的业态当中,久而久之导致司机与货主之间长期缺乏信用背书。网络货运平台对于信用体系的要求,不只是针对司机,对于货主方同样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信用安全大数据。同时公路货运市场进入一个结构调整为主的发展时代,也是一个依赖技术、模式、服务创新的发展时代,以及分工合作更加深入的时代。
面对网络货运行业迫切的信用体系建设需求,一些具有前瞻性发展战略眼光的平台企业,在较早时候就已经开始高度重视审核规范及安全的重要性,并为此采取了多种有效的针对性措施,通过信用体系的推广,用诚信加以约束,在促使司机和货主的诚信度日见提升的同时,也有效地净化了平台内的服务环境。
大数据为物流业信用体系建设带来更多想象空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度依赖于大数据。以大数据技术作为重要底衬,信用数据才能更加快速、精准、系统性地实现记录整合、分析研判、综合评价及向社会公示。数据模型的建立不只是算法的研发,更需要大量真实物流数据的支撑,尽管各个平台目前基本都拥有自己的网络货运信用体系算法,但是运力交易数据的维度、完整性、真实性实际上千差万别,只有坚持规范化经营,累计了大量真实交易数据的平台才能具有更大优势。一个由第三方平台根据货物的真实流通数据形成的闭环信用体系,将通过数字供应链体系建立覆盖全行业的供应链物流信用体系,有力推进我国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网络货运的8大功能、等保三级、能力认定、动态监管、以数治税等手段在会员建档、需求匹配及调度、运输在途动态行为、运输交付评级等交易过程的行为都将被沉淀,平台型物流企业除用户的基础数据外,拥有基于不同场景的海量运营数据,如找货接货数据、运行轨迹数据、过路过桥费用数据、加油保险数据等。依托场景化大数据,选取货损、成交率、无效订单、结款时效、客户违约、双方互评等不同维度典型信息,建立信用评价模型,对用户进行精准信用画像,并实现信用级别的动态评估。这种场景多元、维度多元的极具有行业特性的信用体系,对于企业实现高效运营和规范化管理,对于政府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立足物流业,推动政企合作跨界协同构建社会共治体系。在物流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数据孤岛问题依然存在。数据整合和共享亟须政企之间良性互动,同时使信用数据“用”起来,还需要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协作。
数据显示,目前物流企业贷款需求满足不到10%,卡车司机获得融资的比例则更低,究其原因在于物流业缺乏信用数据沉淀、风险难控,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将物流业信用体系与保险、金融行业结合,使信用等级与保险、金融服务挂钩,跨界协同产生蝶变作用。物流企业及从业者将切实感受到“守信无事不忧,失信时时难安”的全社会联动效应,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从单纯依托金融体系数据向多元融合数据逐步演进。通过物流行业与各类主体之间多维度的协商与合作,真正实现社会共治体系。